梅干菜晒制的核心步骤为选材处理、三蒸三晒、控温揉搓、密封储存。制作时需注重原料鲜嫩度、晾晒环境干燥度及发酵程度,确保成品色泽油亮、香味醇厚。
● 选材处理
选择新鲜芥菜或雪里蕻,去除黄叶与根部,清水洗净后悬挂沥干表面水分。将菜叶均匀铺在竹筛上,置于通风处阴干至叶片微皱(约8小时),避免阳光直晒导致纤维硬化。
● 蒸制发酵
初次阴干的菜叶放入蒸锅,大火蒸10分钟至菜叶变软呈黄绿色,取出摊凉。重复蒸制3次,每次蒸后需彻底冷却,促使植物细胞破裂释放糖分,为后续发酵提供基础。
● 揉搓调味
第三次蒸制后的菜叶加入3%食盐,戴手套反复揉搓至菜汁渗出、菜茎呈半透明状。此过程可激发香味物质生成,若需增加风味,可适量添加米酒或红糖水。
● 二次晾晒
揉搓后的菜团松散铺开,置于阳光充足处晾晒3-5天,每日翻动2-3次。晒至菜叶含水量低于15%(手捏无湿润感),颜色转为深褐并散发浓郁酱香即为合格。
● 存储养护
晒干的梅干菜装入陶瓷罐或食品级密封袋,置于阴凉避光处。定期检查是否有返潮,储存前可放入微波炉低火烘30秒杀菌,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以上。
完成晾晒的梅干菜可直接用于烹饪,使用前温水浸泡10分钟恢复弹性。注意晾晒阶段避开雨天与高湿度环境,避免霉变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