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病小红点是梅毒二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无痛性玫瑰疹,多出现在躯干、手掌和脚底,具有传染性但可治愈,需及时就医检测治疗。
-
症状特征
梅病小红点呈铜红色或淡红色,直径约1-2厘米,表面光滑无瘙痒感,常对称分布。部分患者伴随全身淋巴结肿大或黏膜溃疡,易被误认为过敏或皮炎。 -
病因与传播
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或血液传播。小红点出现前,患者可能经历一期硬下疳(生殖器溃疡),未治疗则发展为二期梅毒疹。 -
诊断与治疗
通过血液检测(如TPPA、RPR)确诊,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早期治疗可完全康复。拖延可能导致三期梅毒,损害心脏、神经等器官。 -
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套)、避免共用针具,孕妇需产前筛查。若发现疑似红点,立即就医并告知性伴侣共同检测。
梅病小红点是梅毒的重要信号,及时干预可阻断病情恶化。日常需重视防护,感染后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复发或传播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