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善主题班会的内容设计,可参考以下结构化方案,结合不同活动形式和案例展开:
一、活动主题与目标
-
主题 :友善待人,和谐相处
-
目标 :
-
让学生理解友善的内涵与价值;
-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宽容待人的品质;
-
引导学生通过行动践行友善,促进班级和谐。
-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一)导入与理念灌输
-
歌曲导入
播放《好人就在身边》等温馨歌曲,引导学生思考互相关怀的重要性。
-
视频案例
观看《六尺巷》动画视频,通过历史故事阐释“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友善智慧。
(二)互动体验与讨论
-
情景模拟
-
“校长难题” :通过角色扮演冲突场景(如同学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宽容化解矛盾的重要性。
-
“班主任难题” :模拟小组合作中的人际问题(如作业帮助),讨论友善与原则的平衡。
-
“同学的难题” :围绕“是否无条件抄作业”展开辩论,明确友善的边界。
-
-
换位思考训练
通过“我是你,你是我”的互动游戏,结合汉字结构剖析“宽容”二字,深化对友善行为的认知。
(三)行为拓展与承诺
-
友善行为承诺
组织学生签订“友善承诺书”,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互助、礼貌等。
-
公益行动倡议
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环保、敬老),体验奉献的快乐,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总结与升华
-
总结发言
强调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号召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友善,成为“有温度”的中学生。2. 艺术升华
全班合唱《左手右手》,通过歌词传递友善的力量,结束班会。
四、注意事项
-
活动设计 :注重个体与小组结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互动。
-
案例选择 :优先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增强代入感。
-
总结延伸 :通过家庭作业(如记录友善行为)巩固班会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认知到行动全面践行友善,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