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的三大治则——补中、升清、泻阴火,是中医治疗内伤脾胃疾病的核心思想,强调通过甘温补益脾胃、升发清阳之气、兼泻内生虚火,从根本上调理气血阴阳失衡。
-
补中:针对脾胃气虚,以黄芪、人参、甘草等甘温药物为主,恢复脾胃运化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虚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补中能固护元气,化解因虚致病的根本。
-
升清:通过升麻、柴胡等风药升提下陷的清气,扭转气机下流之势。脾主升清,清阳不升则导致头晕、乏力、脏器下垂等症,升清可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气机循环。
-
泻阴火:脾胃虚弱时,下焦相火上冲形成虚热(阴火),需以黄柏、生地黄等甘寒或苦寒药物清泻。此火非实火,不可过用寒凉,需在补中基础上兼泻,体现“标本兼顾”的智慧。
李东垣的治则将脾胃视为人体气机枢纽,三大法则协同作用,广泛应用于疲劳综合征、慢性炎症、脏器下垂等现代常见病。临床需辨证施治,灵活调整补泻比例,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