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清明果(又称菠菠粿)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以鼠麴草(菠菠草)为灵魂原料,制成色如碧玉、软糯清香的粿皮,包裹甜咸双馅,兼具文化传承与春季时令特色。
-
原料准备
- 粿皮:采摘嫩鼠麴草,焯水后捣烂取汁,与糯米粉、粳米粉(比例约3:1)混合揉成面团。传统会加入少量食用碱或盐保持色泽,蒸熟后制成韧性十足的绿色外皮。
- 馅料:甜馅常用芝麻、花生、黄豆粉拌糖;咸馅则以春笋、萝卜丝、猪肉丁炒制,现代创新口味如蛋黄、紫薯也可尝试。
-
制作步骤
- 处理草汁:鼠麴草洗净焯水,绞碎成泥,与米粉揉匀蒸至半熟,冷却后分块擀皮。
- 包制:取皮包入馅料,搓圆或压模成龟、桃等吉祥形状,底部垫年糕叶或黄皮叶增香。
- 蒸制:大火蒸15分钟,出锅后色泽鲜亮,草香扑鼻。
-
风味与保存
- 现蒸清明果外皮糯而不黏,内馅饱满;冷藏可存2-3天,复蒸后口感更佳,冷冻会破坏软糯度。
- 传统吃法可油煎,外脆内软,甜馅裹白糖更添风味。
清明果不仅是祭祖的象征,更承载着福州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家的温情。 趁春日菠菠草鲜嫩,不妨亲手制作,感受这份跨越百年的“舌尖上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