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3%
小麦的干燥程度通常以水分含量来衡量,40个水分的小麦晒干后的水分含量及后续处理如下:
一、晒干后的水分含量
-
理论计算范围
小麦初始含水量为40%,即湿重为干重的60%(100%-40%)。晒干后目标水分含量为12%-13%(安全储藏标准)。 - 若以干重为基准,40个水分的小麦晒干后水分含量约为 70%-73% (具体数值因品种和干燥条件略有差异)。
-
实际生产中的水分残留
实际生产中,由于小麦颗粒较小且含少量未完全干燥的包浆组织,完全干燥至12%-13%可能较难实现,通常控制在 67%-70% 左右。
二、相关处理建议
-
干燥目标
-
入库储存 :需将水分降至8%-10个水分(即干重90%-95%),防止霉变;
-
销售标准 :干麦水分达标为12.5%,安全储藏标准为13%。
-
-
干燥方法选择
-
自然晾晒 :适合小规模生产,但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
-
烘干机干燥 :效率更高,可精准控制水分含量,适合规模化生产。
-
-
损耗与成本计算
湿麦晒干时水分损失约30%,即100斤湿麦可晒出70斤干麦。但需考虑品种差异(如含水量高的品种损失更多)。
三、总结
40个水分的小麦晒干后水分含量通常为 70%-73% ,实际生产中可能更低。需根据储存或销售需求调整干燥目标,并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以确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