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杜鹃
云南的“大白花”通常指 白杜鹃(学名:Bauhinia variegata var.) ,又名大白花、白豆花、羊角菜等,属于杜鹃花科羊蹄甲属植物。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植物学特征
-
分类地位
属于豆科羊蹄甲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瓣白色,近轴片常杂有淡黄色斑块,无退化雄蕊。
-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如大理、丽江)和东南部(如临沧、普洱)。
二、食用特性与风险
-
可食用品种
-
玉荷花 :云南特有品种,生长于海拔800-1400米的山坡,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可煮食或炖炒,具有鸡肉香。
-
白杜鹃 :与玉荷花形态相似,但花和叶均有毒,误食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中毒。
-
-
中毒症状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四肢发麻、呼吸困难);
-
严重时导致心律失常、血压降低甚至死亡。
-
-
安全风险
- 需注意区分白杜鹃与可食用品种(如白花羊蹄甲),后者花瓣娇弱,过度加工易丧失风味。
三、食用建议
-
确认品种 :购买或采摘前需确认是否为可食用品种,避免误食有毒品种;
-
正确处理 :若需食用,必须充分煮沸后冷却再烹饪,且不宜过量;
-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对食用品种的认知存在差异,建议参考当地农业部门或医疗机构建议。
四、相关植物混淆说明
需注意与 白花羊蹄甲 (可食用)区分,但两者常被统称“大白花”,导致误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