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6月5日至7日之间。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意味着在这个时节,适宜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而过了这个节气,种植的成活率会逐渐降低。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也被称为“忙种”,是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时候。
芒种的三候包括:
-
螳螂生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
鵙始鸣 :伯劳鸟,一种小型猛禽,因感阴而鸣。
-
反舌无声 :反舌鸟因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芒种时节,民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如:
-
送花神 :在芒种日,人们会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
斗草 :人们选择自己认为最有韧劲的草,交叉成十字用力拉扯,草不断的一方就是胜利者。
-
播种 :芒种前后,正是播种晚稻等谷类作物的最佳时期,农事耕种以芒种为界。
芒种时节的气候特点也值得关注:
-
气温显著升高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进入典型的夏季。
-
雨量充沛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农作物生长。
-
极端天气 :芒种时节,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多闷热,极端天气如大风、暴雨等也较多。
芒种不仅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也是农民伯伯最忙碌的季节,预示着播种希望和收获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