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小暑不是入伏的第一天,两者属于不同概念,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定义不同
-
小暑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它反映的是太阳到达黄经的位置,与气温变化有相关性,但不是直接反映天气炎热程度。
-
入伏
是夏季三伏天的开始,属于小暑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通常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入伏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但具体日期每年不固定,需根据干支历法计算。
二、时间顺序关系
-
小暑在前,入伏在后
小暑通常出现在入伏前的10-12天,两者之间相隔约一周时间。例如2025年入伏为7月20日,小暑为7月7日。
三、传统习俗差异
-
小暑习俗
包括晒被子、晒书、吃莲藕等,此时天气开始炎热但未到最热阶段。
-
入伏习俗
传统上有“中伏贴夏至”的习俗,部分地区会进行驱邪祈福活动,且进入三伏后需注意防暑降温。
四、总结
小暑是夏季的节气,反映气温上升的节点;入伏是三伏天的起始,两者在时间上存在约一周的间隔。2025年入伏为7月20日,小暑为7月7日,进一步印证了两者非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