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时间代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时间范围
大暑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 7月22日至24日 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不过,具体日期可能因年份和干支历法差异略有不同,例如2021年大暑为7月22日22点26分16秒。
二、气候特征
-
高温酷热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气温常达40℃以上,且持续时间长。此时阳光强烈,湿度较大,形成闷热天气,民间有“蒸煮行人”的形容。
-
三伏天核心期
大暑通常处于三伏天的中伏阶段,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符,此时段气温最高且降雨量逐渐增加。
-
天气现象
常见雷阵雨、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
三、农事与生活影响
-
农作物生长关键期
高温有利于农作物快速生长,但需防范高温对作物的伤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段降水量减少,需及时灌溉。
-
民俗与养生
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以驱暑祛湿。部分地区会举行祭神祭祖活动,祈求丰收。
四、节气定位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临近,是传统农耕文化中总结夏季经验的节点。
大暑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极致体现,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