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伏天的起止时间

7月15日至8月23日

2024年三伏天的起止时间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整体时间范围

  • 总天数 :40天

  • 起止日期 :2024年7月15日(初伏)至2024年8月23日(末伏)

二、分阶段划分

  1. 初伏

    • 时间 :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

    • 特点 :炎热逐渐加剧,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阳光强烈,需注意防晒和补水。

  2. 中伏

    • 时间 :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 特点 :盛夏高温期,气温普遍超过35℃,热浪频繁,是三伏天中最热的阶段。

  3. 末伏

    • 时间 :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

    • 特点 :炎热逐渐减弱,但南方地区可能因“秋老虎”效应仍较热。

三、计算依据

  • 入伏规则 :从夏至日(2024年6月21日)开始数第三个“庚日”,即7月16日。

  • 节气关联 :末伏结束于处暑节气(8月22日)前,符合“处暑出伏前”的传统规律。

四、特别说明

  • “加长版”三伏 :2024年三伏天总天数比常年多1天,属于“加长版”,可能与当年干支纪日法中庚日分布有关。

  • 天气影响 :今年晚入伏(夏至后第6个庚日),预测降雨较少,但需防范高温引发中暑。

以上信息综合了权威气象数据及传统节气计算方法。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10-12岁长高一周菜谱

以下是为10-12岁儿童设计的春季一周长高菜谱,结合营养均衡与食材多样性,分为三餐及加餐建议: 一、营养搭配原则 早餐 :优质碳水+蛋白质+维生素 燕麦牛奶粥、全麦面包+鸡蛋、水果(如苹果、香蕉) 午餐 :粗细粮搭配+高蛋白+蔬菜 糙米饭/藜麦+鸡胸肉/鱼肉+清炒时蔬(如西兰花、胡萝卜) 晚餐 :易消化蛋白+低GI主食+凉拌菜 豆腐/虾仁+红薯/燕麦+凉拌黄瓜/木耳 加餐

健康知识 2025-04-07

入伏和大暑的区别

入伏和大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体现在性质、时间、气候特点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性质不同 大暑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属于太阳历节气体系,标志着夏季高温阶段的开始。 入伏 是三伏天中的第一个阶段,属于农历节气体系,表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通常出现在中伏前后)。 二、时间不同 大暑 公历日期固定为7月22日、23日或24日。 入伏 每年具体日期不固定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大暑是不是入伏第一天

不是 大暑不是初伏的第一天,两者在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时间划分不同 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具体日期需根据干支历法计算(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初伏 初伏是三伏天的第一个阶段,时间范围通常为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具体开始日期需根据夏至后的庚日计算。 二、三伏天整体划分 三伏天 :分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

健康知识 2025-04-07

2025年入伏从哪一天开始

2025年7月20日 2025年入伏时间及相关信息如下: 入伏时间 根据2025年夏至(6月21日)后的庚日计算,入伏时间为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对应干支纪日为 庚寅日 。 三伏天总时长 2025年三伏天共 30天 ,具体划分如下: 初伏 :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 :7月30日—8月8日(10天) 末伏 :8月9日—8月18日(10天) 出伏时间

健康知识 2025-04-07

儿童爱吃的100道菜谱

以下是100道适合儿童的家常菜推荐,结合营养均衡、口味多样和制作简便的特点进行分类整理: 一、经典家常菜 肉末茄子(搭配青椒) 酱香鸡翅 红烧鸡翅 酸菜炒牛肉 油焖大虾 香酥虾 蒜苔肉沫 玉米胡萝卜肉丁 花菜木耳鸡蛋 肉沫藕丁 二、蔬菜类创意菜 彩虹蔬菜饼(胡萝卜、西兰花等) 趣味动物饭团(海苔、火腿、黄瓜) 水果酸奶杯(酸奶、水果、燕麦片) 迷你蔬菜披萨(蔬菜、奶酪、鸡蛋) 凉拌黄瓜(搭配蒜末

健康知识 2025-04-07

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吗

不是 小暑不是入伏的第一天,两者属于不同概念,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定义不同 小暑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它反映的是太阳到达黄经的位置,与气温变化有相关性,但不是直接反映天气炎热程度。 入伏 是夏季三伏天的开始,属于小暑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通常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入伏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健康知识 2025-04-07

小暑是三伏天的第一天吗

小暑不是三伏天的第一天,而是三伏天前的一个节气。具体区别如下: 节气与三伏天的关系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表示天气开始变热但未到最热阶段。三伏天则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总时长约40天。 入伏的确定方式 入伏的开始时间需根据干支历法中的“庚日”计算,即从夏至日开始数第三个带有“庚”字的日期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大暑和入伏哪个热

大暑和入伏都是夏季高温期,但两者在热度和时间范围上有明显区别: 一、时间范围与定义 大暑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小暑之后、处暑之前,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22日或23日前后。此时正值三伏天中的 中伏 前后,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湿度最高、闷热程度最强的时段。 入伏 是三伏天的开始,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入伏时间每年不同,通常出现在7月下旬,持续约10-20天,结束于立秋前。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大暑是三伏的哪一天

大暑是三伏天中的 中伏 ,具体说明如下: 三伏天的划分 三伏天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具体划分以干支纪日中的“庚日”计算: 初伏 :夏至后数第三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 中伏 :初伏后数第四个庚日至第五个庚日,天数不固定(10天或20天); 末伏 :立秋后数第一个庚日至第二个庚日,持续10天。 大暑与三伏的关系 大暑通常出现在中伏前后,具体时间因年份和干支历法差异略有不同。例如:

健康知识 2025-04-07

小学生营养食谱一览表

以下是为小学生设计的营养食谱一览表,综合了不同季节食材搭配和营养需求,供参考: 一、早餐搭配(7:00-8:00) 经典组合 燕麦粥/皮蛋瘦肉粥/黑枣粥 肉末菜粥(粳米/糯米+肉末+蔬菜) 豆沙包/菜肉包(面粉+馅料+猪油) 营养强化 酸奶/豆浆+全麦面包/荞麦面 水果(香蕉/苹果/蓝莓)+坚果(核桃/杏仁) 二、午餐搭配(12:00-13:00) 荤素搭配

健康知识 2025-04-07

8月处暑前后可种什么菜

处暑前后(约8月下旬)是秋季种植的黄金时期,但需根据当地气候调整种植时间。以下是适合此时播种的蔬菜推荐及种植要点: 一、耐凉蔬菜 菠菜 最适温度15-20℃,高温易抽苔。处暑后气温下降适宜播种,北方可正常种植,南方需关注高温持续期。 种植技巧:种子浸泡12小时,覆盖0.5-1cm细土,追施尿素促进生长。 生菜 喜凉耐寒,高温(>28℃)抑制生长。建议等待温度降至30℃以下再播种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处暑种小葱行吗

处暑后种植小葱是可行的,但需根据地区气候条件调整种植时间和管理措施。以下是综合分析及建议: 一、种植可行性分析 气候条件适宜性 处暑标志着暑热消退,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降至25℃左右,正是小葱生长的理想温度区间。此时种植的小葱葱杆结实、根系发达,第二年移栽时更易成活且抗逆性强。 传统种植依据 “白露葱”是东北地区的种植习惯,指白露前后播种,而华北等地需推迟至白露后10天左右。南方地区因高温多雨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大暑节气的传统食材

大暑节气作为夏季的重要节点,各地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以下是传统食材的整理及地区特色: 一、经典消暑食材 仙草(凉粉草) 两广地区特色食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可制成仙草冻(凉粉)或冬瓜荷叶汤,是夏季必备饮品。 黄鳝 民间称“大暑黄鳝赛人参”,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适合清蒸食用,可搭配姜丝和醋提升风味。 绿豆芽 作为“夏三宝”之一,绿豆芽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建议搭配姜丝和醋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大暑节气的传统食材

大暑节气作为夏季的重要节点,各地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以下是传统食材的整理及地区特色: 一、经典消暑食材 仙草(凉粉草) 两广地区特色食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可制成仙草冻(凉粉)或冬瓜荷叶汤,是夏季必备饮品。 黄鳝 民间称“大暑黄鳝赛人参”,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适合清蒸食用,可搭配姜丝和醋提升风味。 绿豆芽 作为“夏三宝”之一,绿豆芽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建议搭配姜丝和醋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大暑节气饮食养生宜食老鸭

大暑节气饮食养生宜食老鸭,这一观点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深厚的依据,并结合了现代营养学建议,具体分析如下: 一、中医理论依据 滋阴润燥,清虚火旺 鸭肉性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适合阴虚火旺、内热亢盛的人群。大暑节气暑热夹湿,老鸭的滋阴特性可缓解燥热症状。 补虚益胃,利水消肿 鸭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能补虚损、强体力,同时促进水液代谢,辅助消除水肿。 药膳推荐 玉竹沙参焖老鸭

健康知识 2025-04-07

2024年处暑过后还热吗

2024年处暑过后是否还热,需结合南北地区差异及“秋老虎”现象综合分析: 一、南方地区 持续高温现象 处暑后南方大部分地区仍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燥热天气持续约10-15天,部分城市(如东南沿海)需开启空调至白露时节(约9月下旬)。 气温波动特点 日间最高气温多在35℃左右,但昼夜温差增大,早晚开始出现凉意。 雨后降温明显,空气干燥,阳光强烈,形成闷热天气。 二、北方地区 降温趋势明显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处暑节气是什么季节

秋季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属于秋季。具体分析如下: 一、季节归属 传统划分依据 处暑位于夏至与秋分之间,通常出现在公历8月22日或23日,明确属于秋季。 实际气候特征 虽然处暑标志着暑气消退,但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仍属夏季高温,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不过,从气象学角度,处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象征炎热天气的终结。 二、节气含义与特点 字面与象征意义 “处”有终止

健康知识 2025-04-07

2024处暑多久就凉快了

2024年处暑后天气转凉的时间因地区差异较大,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一、北方地区 初凉阶段 处暑后,随着西北季风逐渐增强(8月24日出伏后更明显),气温开始缓慢下降,早晚温差增大,天气转凉趋势明显。 持续高温期 尽管整体趋势转凉,但部分城市(如北京、天津)在8月下旬仍可能经历“秋老虎”现象,白天高温与早晚凉爽交替出现,需持续到9月上旬。 二、南方地区 凉爽过渡期 南方受东南季风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处暑处于哪个季节

秋季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属于秋季。具体分析如下: 一、季节归属 传统划分依据 处暑位于夏至与秋分之间,通常出现在公历8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标志着夏季高温的结束和秋季凉爽天气的开始。 实际气候特征 处暑是气象意义上的秋季开端,但部分地区(如华北、西北)受冷空气影响较晚,可能仍具夏季特征。 东北、西北地区通常较早进入秋季,而南方地区需更长时间过渡。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处暑季节代表什么意思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位于立秋之后,时间通常在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象征意义 “处”指终止、离开,“暑”代表炎热,因此“处暑”即“炎热离开”的意思,标志着夏季高温的结束和秋季凉爽的开始。 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位置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紧随立秋之后,属于“三暑”(小暑、大暑、处暑)的末尾阶段。 二、气候特征 气温变化 处暑后

健康知识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