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6年提出了2030年消除乙肝的公共卫生目标,具体包括将乙肝新发感染率降低90%、相关死亡率降低65%,并实现90%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得到诊断、80%符合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治疗。这一目标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治疗率、降低疾病进展率以及加强预防措施,来减轻乙肝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威胁。
目标的核心内容
-
新发感染率降低90%
通过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改善血液安全等措施,显著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
死亡率降低65%
通过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和疫苗普及,降低乙肝相关肝硬化、肝癌的死亡率。
-
治疗覆盖率提升
实现90%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得到诊断,80%符合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现状与挑战
-
疫苗覆盖率 :我国新生儿3针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99.6%,远超90%的目标,但部分地区和人群(如流动人口、未接种者)仍需加强。
-
治疗与监测 :临床数据显示,部分乙肝携带者仍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提示需进一步完善治疗策略和早期筛查。
-
全球合作 :乙肝消除目标需全球共同努力,包括疫苗接种、医疗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
结论
WHO的2030年乙肝消除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公共卫生战略,旨在通过综合措施显著降低乙肝的传播和相关疾病负担。虽然完全根除乙肝病毒仍具挑战性,但通过持续努力,目标可实现。对于患者而言,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