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共收录3088种药品,涵盖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三大类,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目录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重点纳入抗癌药、罕见病用药及慢性病常用药,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升至60%-70%。
-
药品结构分布
西药占比55%,覆盖抗肿瘤、心血管等临床急需品种;中成药占比45%,包含中药注射剂、经典名方等。中药饮片实行排除法管理,仅9类饮片不予报销。 -
创新药准入提速
近年新增药品中,国产创新药占比超80%,2024年通过医保谈判新增的23种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44%,如CAR-T疗法等高价药通过分级支付纳入。 -
报销差异与限制
甲类药品(641种)全额报销,乙类药品(2447种)需自付5%-35%;部分药品设支付限定范围,如肿瘤靶向药需基因检测匹配后才可报销。 -
地方增补特色
允许省级医保部门增补不超过15%的药品,如广东纳入凉茶制剂,云南新增民族药,但2025年起地方目录将逐步与国家目录统一。
医保药品目录每年调整一次,建议患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询报销明细,异地就医时注意备案地与用药目录的匹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