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药品目录根据药品的临床价值、使用广泛性及费用水平分为以下几类:
一、药品目录构成
-
总览数据
截至2025年4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收录药品3159种,其中:
-
西药1396种
-
中成药1336种(含民族药95种)
-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427种
-
国家标准中药饮片
-
-
分类标准
药品分为甲类、乙类和民族药三类:
-
甲类 :临床必需、费用较低,可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
乙类 :可供选择使用,费用略高于甲类,需自付一定比例后报销
-
民族药 :含95种,根据临床需求单独分类
-
二、报销规则
-
甲类药品
-
全额纳入报销范围,参保人只需支付起付线后按比例报销
-
例如:高血压药、抗生素等常见药品
-
-
乙类药品
-
需自付约10%-20%后,剩余部分纳入报销范围
-
例如:部分抗癌药、慢性病用药
-
-
民族药
- 报销政策与甲类相似,但具体用药范围需参照医保目录
三、查询方式
-
线上查询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的“医保服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功能,输入药品名称即可获取详细信息
-
线下查询
拨打12333医保热线或前往当地医保经办机构咨询
四、注意事项
-
报销比例差异 :甲类药品报销比例通常为90%-100%,乙类药品自付比例约为10%-20%
-
目录动态调整 :药品目录每年更新,部分药品可能被调出或新增,需定期查询
-
自费药品 :滋补品、动物器官、酒制剂等明确不在报销范围内
如需具体药品是否报销,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最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