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退休医保新规定主要涉及缴费年限、报销比例、门诊保障及个人账户改革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缴费年限调整
-
全国统一最低缴费年限
男性30年、女性25年(均含视同缴费年限)。
-
未达标补缴政策
截至2023年底,约13%退休人员未达标准。未达标者需按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的6%一次性补缴,或继续按月缴费。
二、报销比例提升
-
门诊共济保障升级
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70%以上,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扩大30%,CT、MRI等大型检查项目纳入门诊报销。
-
住院报销比例优化
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比例提高,部分地区(如山西)将门诊统筹报销比例调整为75%,与住院基金一致。
三、门诊保障扩展
-
门诊报销范围扩大
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用药报销,预计每年为退休人员减轻医疗负担约1200元。
-
异地就医结算
实现全国5大类医疗费用(住院、门诊、门诊慢特病等)直接结算,报销时间缩短至即时结算。
四、个人账户改革
-
划入方式调整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金额改为按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10%计算,减少自费比例。
-
待遇差异
-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资金可满足日常医疗需求,部分城市(如河北)退休人员门诊自付比例降至15%,再报销95%。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医保返款调整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划入比例曾为缴费额度的2%,2023年改革后统一降至10%。
-
政策实施时间
2023年1月1日起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实施门诊报销和账户划入调整,具体细则因地区而异。
以上政策旨在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同时提高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建议退休人员关注当地医保部门通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及补缴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