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刷卡违规行为是近年来医保基金监管的重点打击对象,主要表现为串换药品、虚构服务、超量开药、伪造处方等欺诈手段,其核心目的是非法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显示,违规药店常通过将保健品串换为医保药品、诱导年底集中刷卡、留存参保人医保卡等手段牟利,最终面临罚款、暂停医保服务甚至刑事处罚。
-
串换药品:将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医保商品篡改为医保目录内药品结算,例如某药店将香水记录为六味地黄丸骗取报销。部分药店甚至将单方不予支付的中药饮片(如人参)通过配伍处方违规纳入医保支付。
-
虚构医疗服务:包括伪造处方、虚假备案“双通道”药品(如糖尿病备案药实际购买降压药),或通过互联网平台自动生成虚假处方。部分药店联合诊所开具远超患者需求的药量(如一次性开190盒降脂药)。
-
年底集中刷卡:为清空参保人年度报销限额,诱导突击购药,导致药品浪费。监管部门明确禁止此类行为,并通过大数据监测异常结算增量。
-
数据造假与回流药品:销售系统记录与医保结算信息不符(如以“未知药品”代替实际商品),或通过非正规渠道购进“回流药”二次销售。同一药品追溯码重复出现是核查重点。
-
违规结算:为非定点机构(如美容院)代刷医保卡,或将非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如限婴儿使用的药物)违规纳入结算。
参保人需警惕“刷卡返现”“超额囤药”等诱导行为,举报违规操作可拨打当地医保局电话。定点机构应严格审核处方、规范进销存管理,避免因小失大。医保基金是全民健康保障的生命线,共同监督才能维护其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