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威胁基金安全,建议从强化监管技术、完善立法、提升违法成本、鼓励社会监督四方面综合治理。当前骗保手段隐蔽化、团伙化,需多部门协同打击,同时通过大数据赋能实现精准防控。
-
技术防控升级
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筛查异常诊疗数据,例如对“虚假住院”“空刷医保卡”等行为自动预警。推广药品追溯码应用,阻断“回流药”倒卖链条,探索第三方机构参与基金核查的协作机制。 -
法律体系完善
加快医保基金监管专项立法,明确欺诈骗保的刑事责任与行政处罚标准。例如对“挂证行医”“术中加价”等行为提高罚款额度,并追究机构连带责任;对团伙作案主犯从重惩处,形成震慑。 -
监管全流程覆盖
事前加强协议管理,定期培训医务人员;事中通过飞行检查、大数据模型锁定高风险机构;事后落实举报奖励(最高10万元),保护举报人隐私。重点整治骨科、血透等领域过度诊疗,严查“假病情”“假票据”。 -
社会共治参与
医疗机构需公开收费明细,保障患者知情权;鼓励公众举报“医托诱骗”“冒名就医”等行为;媒体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例如“免费住院”实为骗保的套路解析。
守住“救命钱”需长效机制与技术创新并行,既要严打现存乱象,更需从源头压缩违规空间。参保人应妥善保管医保卡,拒绝利益诱惑,共同维护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