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基数是按照 退休时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来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 基础养老金 :
-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视同缴费年限 + 实际缴费年限) × 1%。
- 过渡性养老金 :
- 过渡性养老金是为了补偿因无个人账户积累的视同缴费年限而设立的,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 = 养老金计发基数 × 视同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通常在1%-1.4%之间)。
示例计算
假设某职工在2023年退休,退休时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7468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5000元,视同缴费年限为30年,实际缴费年限为10年,过渡系数为1.3%。
- 基础养老金 :
- 基础养老金 = (7468 + 5000) ÷ 2 × (30 + 10) × 1% = 1733.4元/月。
- 过渡性养老金 :
- 过渡性养老金 = 7468 × 1 × 30 × 1.3% = 282.8元/月。
该职工的月养老金总额为:1733.4 + 282.8 = 2016.2元/月。
建议
-
了解当地政策 :不同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缴费基数会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或相关部门,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
保持连续工龄 :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需要满足连续工龄的条件,中断工作的时间不纳入计算,因此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非常重要。
-
关注缴费基数 :个人在选择缴费基数时,应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未来的养老金需求,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以确保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