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率1:1.5表示边坡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值为1比1.5,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定义
边坡率是描述边坡倾斜程度的重要参数,表示边坡铅垂方向高度(h)与水平方向宽度(l)的比值,通常用“1:m”的形式表示。在1:1.5的边坡率中,m=1.5,意味着每下降1米的垂直高度,水平方向延伸1.5米。
二、几何意义
-
直角三角形关系
边坡的横截面可视为直角三角形,其中垂直高度为直角边,水平宽度为另一条直角边,斜边为边坡表面。1:1.5的坡率对应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比例为1:1.5(如高度1米时,宽度为1.5米)。
-
坡角计算
坡率与坡角(α)的正切值(tanα)相等,即tanα=1/1.5≈0.67。通过反三角函数可计算出坡角约为33.69°。
三、工程应用
-
土方工程
一般土方填筑采用1:1.5的坡率,而石方工程因稳定性要求更高,通常使用1:1.1到1:1.3的坡率。
-
道路与边坡设计
在公路、铁路等工程中,1:1.5的坡率可确保排水顺畅,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例如梅大高速公路某路段采用此坡率设计。
四、注意事项
-
单位统一 :需注意高度与宽度的单位一致,避免比例失调。
-
实际调整 :具体坡率需结合土壤性质、排水条件等现场因素确定,可能通过设置排水沟、护坡等措施优化设计。
边坡率1:1.5是一种直观表达边坡倾斜程度的指标,既包含几何关系,又涉及工程实践中的稳定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