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中。当这些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转氨酶增高的疾病:
- 肝脏疾病
- 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会侵袭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导致转氨酶释放入血,使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
-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脏,引发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细胞受损后,转氨酶升高。
- 药物性肝损伤:许多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降脂药等都可能引起肝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这是因为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或者引起过敏反应,损伤肝细胞。
-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细胞,引发炎症,致使转氨酶升高。
- 脂肪肝:无论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酒精性脂肪肝,当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时,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肝细胞损伤,使转氨酶升高。
- 心脏疾病
-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细胞中的转氨酶(如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会释放入血,引起血液中相关转氨酶水平升高。
- 心肌炎:病毒、细菌等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心肌炎症,心肌细胞受损,转氨酶可升高。
- 其他疾病
- 骨骼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由于骨骼肌细胞受损,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 EB 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有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肝细胞受损,进而导致转氨酶升高。
- 伤寒:伤寒杆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肝、脾等器官常受累,可能出现肝细胞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使肝脏负担加重,同时甲状腺激素对肝脏也有直接毒性作用,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转氨酶升高。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熬夜、妊娠等生理因素以及某些检查前的不当饮食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暂时升高。发现转氨酶增高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