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沉降菌取样方法需结合规范操作与动态管理,具体流程如下:
一、采样前准备
-
培养基准备
-
使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需在121℃湿热灭菌20分钟,冷却至45℃后无菌操作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凝固后倒置备用。
-
若使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需在20℃~25℃培养5天;沙氏培养基(SDA)需在20℃培养5天。
-
-
环境准备
-
确保洁净区已消毒,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45%~65%。
-
采样前需对操作人员、仪器及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
二、采样方法
-
静态采样
-
将培养皿按洁净区沉降菌采样点布置图放置,打开盖子后暴露30分钟以上,再倒置。
-
静态采样适用于人员活动较少、空气净化系统稳定的区域。
-
-
动态采样
-
在正常生产且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时进行,暴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
-
动态采样点应避开回风口等污染源,确保采样代表性。
-
三、菌落计数与结果判定
-
计数方法
-
用肉眼直接计数菌落数,标记或使用菌落计数器点计,必要时用5-10倍放大镜检查遗漏。
-
若菌落重叠可分辨,仍以实际可见菌落数计数。
-
-
结果判定
-
每个采样点的沉降菌总数需低于洁净区等级标准,例如10万级洁净区≤5CFU/125cm²。
-
每批培养基需设置3只对照培养皿,检测培养基是否污染。
-
四、注意事项
-
采样点设置
-
根据洁净区面积计算最少采样点数(如100m²洁净区≥40个采样点)。
-
关键设备、管道等易污染区域需增加取样点。
-
-
时间与人员要求
-
静态采样后需等待至少20分钟再操作,避免人员走动污染。
-
操作人员不得超过2人,避免交叉污染。
-
-
培养基保存
- 制备好的培养基需在2~8℃冷藏保存,避免微生物污染。
通过规范操作与动态管理,可有效评估洁净区沉降菌水平,确保生产环境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