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内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病原菌感染
老年人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因是病原菌侵入血流后感染心内膜。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和真菌等。其中,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随着年龄增长,链球菌的菌株类型可能发生变化,例如55岁以上患者更常见牛链球菌和肠球菌。真菌性心内膜炎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 -
心脏瓣膜异常
心脏瓣膜的退行性变或先天性异常是老年人心内膜炎的重要诱因。瓣膜病变会导致心内膜暴露于血液中,为细菌附着提供条件,从而引发感染。 -
免疫力低下
老年人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或者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
皮肤受损或静脉药物滥用
皮肤受损或静脉药物滥用可能导致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内膜,引发感染。 -
人工瓣膜和手术相关因素
安装人工瓣膜的患者由于瓣膜功能不全或术后感染,也可能发生心内膜炎。心脏手术、血液透析等医疗操作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
其他易感因素
包括牙科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途径的细菌入侵。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疾病可能进一步增加心内膜炎的风险。 -
特殊病原体
老年人心内膜炎中,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的致病率较高,尤其是与胃肠道下部病变(如结肠息肉和憩室炎)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细菌。
老年人心内膜炎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病原菌感染、心脏瓣膜异常、免疫力低下、皮肤受损、人工瓣膜相关因素以及其他易感因素。针对这些病因,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口腔卫生、避免静脉药物滥用、及时治疗基础疾病以及在高风险操作前使用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