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修补、填充法、高压水冲洗
混凝土浇筑露筋的处理方法需根据露筋程度和工程要求选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案:
一、表面修补法(适用于小面积露筋)
-
清理与凿毛
清除露筋表面松散混凝土和铁锈,对较深的露筋部分采用人工凿毛,使基底露出坚实混凝土面。
-
填充与抹平
-
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补露筋区域,厚度控制在1.5-2.5cm,确保表面平整。
-
对于较大面积露筋,可用聚合物砂浆或快干修补料填充。
-
-
养护
湿润养护不少于7天,确保砂浆充分固化。
二、填充法(适用于较深或大面积露筋)
-
清理与凿除
清除松散混凝土和突出颗粒,凿除薄弱区域至钢筋外露,确保基底清洁。
-
灌浆填充
-
使用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灌浆料注入露筋部分,填充后用压力泵或注射器压实。
-
对于梁柱节点等关键部位,可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后喷射混凝土,避免冷缝。
-
-
表面处理
填充完成后,对表面进行找平处理,覆盖塑料膜保湿养护。
三、高压水冲洗法(适用于严重破损区域)
-
冲洗与清理
用高压水枪冲洗凿除区域,清除松散混凝土和铁锈,确保表面湿润。
-
填塞与振捣
-
用高强度细石混凝土填塞空洞,振捣密实。
-
梁柱节点处需特别注意振捣质量,避免漏振。
-
-
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确保混凝土强度恢复。
四、附加材料加固法(适用于复杂破损情况)
-
凿除与清理
清理露筋区域杂物和锈蚀物,凿除薄弱混凝土。
-
附加材料填充
-
使用微膨胀混凝土或纤维增强修补砂浆填充。
-
填充后施加防水保护层,提高耐久性。
-
-
整体加固
对于严重破损结构,可配合钢板套筒或预埋件加固。
注意事项
-
修补前需分析露筋原因,如钢筋位移、配合比不当等,并针对性解决。
-
梁柱节点等关键部位修补后需进行专项检测,确保结构安全。
-
修补后应避免过早荷载,充分养护是关键。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修复混凝土露筋缺陷,恢复结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