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病机制
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形成肺水肿。寒冷、上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
典型症状
患者常在抵达高原后24-72小时内出现剧烈头痛、极度疲乏、呼吸困难(静息或活动时加重)、咳嗽(可能咳粉红色泡沫痰)、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神志不清或咳血。 -
分类与易感人群
- 经典型:低海拔地区居民首次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发病。
- 返回型: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者短暂返回低海拔后再次返回时发病。
任何年龄、性别均可患病,但快速进入高原的男性劳动者更常见。
-
治疗与预防
- 治疗:需立即吸氧、半卧位休息,使用硝苯地平、呋塞米等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并利尿,重症需及时转至低海拔地区。
- 预防:进入高原前体检排除禁忌症,缓慢适应海拔,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
该病若及时干预可完全治愈,但可能复发。职业性高原肺水肿属于法定职业病,需通过职业病诊断流程申请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