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结算第三方审核的规定,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审核的必要性
工程结算涉及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为确保结算的公正性和合规性,通常需要第三方参与审核。
二、审核主体与职责
- 第三方审核机构
由具备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或审计机构进行,需独立完成工程量计算、费用审核等工作。
- 建设单位内部审核
在第三方审核前,建设单位通常会组织工程管理部门、财务处等内部部门进行初步审核,作为第三方审核的基础。
三、审核时点与流程
- 审核时点
一般应在工程竣工后进行,作为确定工程价款的最终依据。
- 审核流程
-
资料审核 :核对合同条款、工程变更签证、设计图纸等基础资料;
-
费用计算 :审查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费用计取标准,防止漏项或重复;
-
合规性检查 :确认施工企业资质及材料设备符合相关规范。
四、审核依据与标准
-
合同优先原则 :以合同约定为结算依据,无约定时按工程实际情况协商;
-
法规遵循 :严格参照《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
五、审核结果应用
- 作为结算依据
经双方盖章确认的审核报告,可作为工程结算的直接依据;
- 争议解决
若双方对审核结果存在争议,可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申请仲裁或诉讼。
六、特殊情况处理
-
公共资金项目 :涉及财政资金的项目需接受审计局监督,审计结果可能影响结算;
-
合同漏洞 :若合同存在不明确条款,需通过补充协议或司法途径解决。
七、费用与责任
-
费用标准 :根据工程金额分段收取,通常为送审金额的0.15%-0.30%;
-
责任划分 :第三方机构对审核结果的准确性负责,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错误,需承担相应责任。
工程结算第三方审核需在合同框架下,结合法规与专业标准,确保结算过程的透明性与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