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是由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不足或分泌失调,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分泌减少,进而引发卵巢功能异常和闭经。其核心病因包括:
-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或心理创伤。
- 体重异常:过度节食、营养不良或体重急剧下降(如神经性厌食症)。
- 运动过量:高强度运动(如运动员)导致体脂过低。
- 其他诱因:肥胖、药物(如抗抑郁药)、环境变化等。
2. 典型症状
- 闭经: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超过3个周期未至。
- 伴随症状:
- 潮热、盗汗、情绪波动(抑郁、烦躁)。
- 阴道干涩、性欲减退或性生活障碍。
- 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风险增加。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假孕”症状(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
3. 诊断方法
- 病史与体检:排除妊娠、器质性疾病(如垂体肿瘤)。
- 激素检测:测定FSH、LH、雌激素、孕酮等水平,判断激素分泌状态。
- 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或CT排查下丘脑-垂体病变。
4. 治疗与预防
- 治疗原则:
- 病因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疏导。
- 激素替代: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以恢复月经周期。
- 药物诱导排卵:适用于有生育需求者(如氯米芬、尿促性素)。
- 预防措施:避免过度节食、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运动。
5. 并发症
长期闭经可能导致生殖器官萎缩、骨质疏松、抑郁症等。
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至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