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镁血症通常需要补充镁剂来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 口服镁剂:
- 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镁补充剂,含镁量较高。它在肠道内吸收相对缓慢,可用于轻度低镁血症的治疗或作为预防措施。一般每次口服 0.25 - 1 克,每日 3 - 4 次。
- 氢氧化镁:除了补充镁离子外,还具有一定的抗酸作用。适用于伴有胃酸过多的低镁血症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次 0.5 - 1 克,每日 3 - 4 次。
- 氯化镁:水溶性较好,吸收较快,可用于急性或严重低镁血症的口服补充。但口感较差,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一般每次口服 1 - 2 克,每日 3 - 4 次。
- 门冬氨酸钾镁:是一种复方制剂,含有门冬氨酸、钾离子和镁离子。门冬氨酸有助于镁离子的吸收和利用,同时钾离子和镁离子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适用于伴有低钾血症的低镁血症患者。通常每次口服 1 - 2 片,每日 3 次。
- 静脉用镁剂:
- 硫酸镁:是最常用的静脉镁剂,可用于严重低镁血症或不能口服补充镁的患者。一般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常用剂量为 25% 硫酸镁 10 - 20 毫升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00 毫升中缓慢滴注,滴注速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镁水平调整。
低镁血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镁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某些由特定疾病引起的低镁血症,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小管疾病等,还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