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感觉和症状较为多样,具体如下:
- 发热: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热型多不规则,可为间歇型或弛张型,伴有畏寒和出汗。体温大多在 37.5℃-39℃之间,偶可高达 40℃以上,也可能仅为低热。但有 3%-15% 的患者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多见于老年伴有栓塞、脑出血、严重心力衰竭、尿毒症等情况以及少数凝固酶阴性链球菌感染的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
- 疼痛:关节痛、低位背痛和肌痛在起病初期较常见,主要累及腓肠肌和股部肌肉,踝、腕等关节,也可呈多部位关节受累。病程较长者常有全身疼痛。
- 皮肤黏膜损害:可出现皮肤和黏膜瘀点,多见于眼睑结膜、口腔黏膜、胸前和手足背皮肤,持续数天,消失后再现,其中心可发白。甲床下出血表现为线状,远端不到达甲床前边缘,可有压痛。部分患者会出现 Osler 结节,呈紫或红色,稍高于皮面,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的掌面,大小鱼际肌或足底,可有压痛,常持续 4-5 天才消退。Janeway 损害表现为手掌和足底出现小的直径 1-4mm 无痛的出血性或红斑性损害。杵状指(趾)现已很少见。少数患者可有视网膜病变,表现为椭圆形黄斑出血伴中央发白。
- 心脏相关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心跳异常,出现心率快、心律不齐等情况。随着病情进展,瓣膜损害逐渐加重,心功能也逐渐减退,会出现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严重时即使休息也会呼吸困难,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当感染累及心肌、侵犯传导组织时,还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
- 栓塞相关症状:如果发生脾栓塞,会有左上腹疼痛、左肩疼痛和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肾栓塞会出现两肋和腹部疼痛,伴肉眼或镜下血尿,少数可无症状;肢体栓塞有相应部位明显缺血和疼痛;肠系膜动脉栓塞常伴腹痛、肠绞痛和大便隐血阳性;栓塞性脑卒中多累及大脑中动脉区域,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言语不利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中央性视网膜动脉的栓塞性梗死可导致突发性单盲。
- 全身不适:患者常感觉乏力、虚弱、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多汗等症状,整个人精神状态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存在差异,这些症状也并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所特有,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