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原则
-
早期、足量、长疗程
- 抗生素治疗需持续 4-6周(人工瓣膜感染需延长至 6-8周或更长),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
- 经验性用药需覆盖常见致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血培养结果明确后调整针对性药物。
-
联合用药与静脉给药
- 多数情况需 两种杀菌剂联用(如青霉素+庆大霉素),以提高疗效。
- 静脉给药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尤其适用于重症患者。
二、常用药物及适用情况
病原菌类型 | 推荐药物 | 注意事项 |
---|---|---|
草绿色链球菌 | 青霉素G(大剂量)+庆大霉素 |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 |
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庆大霉素 | 若过敏或耐药,改用万古霉素。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 万古霉素+利福平 | 需监测肾功能,警惕耳毒性。 |
肠球菌 | 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 | 效果不佳时可联用万古霉素。 |
革兰阴性杆菌 |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或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 根据药敏调整。 |
真菌 | 两性霉素B(需逐步增量)+氟胞嘧啶 | 毒性较大,常需联合手术清除感染灶。 |
三、特殊情况处理
-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 需联合利福平,并根据药敏选择万古霉素、氟氯西林等。
- 急性重症感染
- 如合并心力衰竭或瓣膜穿孔,需紧急手术干预。
四、注意事项
- 血培养与药敏试验:治疗前需多次采血培养,明确病原菌后针对性用药。
- 监测与调整: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沉及心脏超声,评估疗效。
- 避免自行用药: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剂量不足易导致耐药或复发。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立即就医,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