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减免政策主要针对小微企业,旨在减轻其经济负担,支持其发展。以下是对工会经费减免政策的详细解读:
1. 工会经费的定义及来源
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
- 1.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会员每月按其工资收入的0.5%缴纳会费。
- 2.企业拨缴的经费: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
- 3.其他收入:包括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人民政府的补助等。
2. 工会经费的基数
工会经费的基数是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各种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的计提依据是应发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
3. 工会经费的税前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企业需要取得合法、有效的扣除凭证,如《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或税务机关代收的凭据
4. 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减免政策
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工会经费减免政策:
1.全额返还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上缴的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支持政策
2.税收优惠政策:在2023年,国家针对工会经费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具体减免比例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确定
5. 工会经费的缴纳方式
1.先缴后返: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先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组织或税务机关缴纳工会经费,然后上级工会按比例(一般为60%)返还给缴费企业基层工会
2.分级拨缴: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经费后,按当地规定比例(一般为40%)向税务机关缴纳,剩余部分(一般为60%)由企业拨付给其所在的基层工会
6. 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具体包括:
1.职工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如职工培训、文体活动、政治宣传等。
2.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如协调劳动关系、调解劳动争议、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
3.工会自身建设及业务工作:如工会干部培训、工会会议、工会组织建设等。
4.资本性支出:如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等。
5.职工集体福利:如节日慰问品、困难补助等。
7. 注意事项
1.合规操作:企业应充分了解工会经费的相关政策,确保合规操作
2.避免违规使用:工会经费不得用于请客送礼、滥发奖金、补贴、高消费性娱乐等非工会活动。
3.及时申报:企业应及时申报并缴纳工会经费,避免因延误而影响返还或享受优惠政策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工会经费减免政策旨在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济压力,同时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