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特定区域内的项目 :
-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内进行的任何生产建设项目。
- 基础设施建设 :
- 如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
- 基础产业建设 :
- 例如能源、交通、通信、水利水电等基础产业项目。
- 工业与矿业 :
- 开办矿山企业、工业企业等可能造成较大环境影响的项目。
- 植被恢复 :
- 通过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截留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速度,从而减轻土壤侵蚀。
- 工程防护 :
- 修建梯田、挡土墙、排水沟渠、护坡等工程设施,用来控制和引导水流,固定土壤,防止水力侵蚀。
- 农业耕作方法改进 :
- 推广等高线耕作、免耕法、轮作休耕等农艺措施,减少因不当耕作引起的土壤侵蚀。
- 土地利用规划 :
- 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用途,避免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进行开发建设,保护自然屏障如森林、湿地。
- 治坡工程 :
- 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
- 治沟工程 :
- 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
- 小型水利工程 :
- 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 生物措施 :
- 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等,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 蓄水保土 :
- 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
- 综合治理 :
- 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