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是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可能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制定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计划。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核心要点
-
定义与性质
水土保持方案是法律规定的制度性文件,要求生产建设单位在开发过程中采取系统性措施,防治因人为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 -
核心原则
遵循“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强调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植被恢复、工程措施等综合手段,协调生产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
主要内容
- 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功能分区,如对坡地实施梯田改造以降低侵蚀风险。
- 植被建设:通过植被恢复增强土壤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 工程管理: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施工过程监管及补偿费征收等全流程管控。
-
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性法规,征占地面积≥0.5公顷或挖填土石方≥1千立方米的生产建设项目,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低于此标准的项目需自主落实防治措施。
实施依据
该方案的法律基础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黄河保护法》等,国家通过修订管理办法(如水利部令第53号)进一步规范编制与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