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搜索结果,女教师请保胎假是否从产假里扣除的问题,需结合法律条款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一、保胎假的法律性质
-
法律未明确保胎假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仅明确产假为98天(含产前15天、难产及多胞胎增加产假),未对“保胎假”作出具体规定。
-
可协商处理
由于法律未明确保胎假,用人单位可与女职工协商确定处理方式,但需注意:
-
若协商将保胎假纳入产假计算,则需符合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标准;
-
若按病假处理,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
-
二、工资与绩效计算标准
-
产假工资计算
-
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不足部分由单位补足;
-
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单位按产假前工资标准支付。
-
-
绩效工资处理
- 若产假前工资包含绩效工资,生育津贴应包含产假前工资总额(计时工资、津贴、奖金等),单位不得截留。
三、特殊情况说明
-
流产产假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均不从其他假期中扣除。
-
教师职业特殊性 :教师产假期间工资转为生育津贴,且不得降低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
四、维权建议
若用人单位违规从产假中扣除保胎假或降低工资,女职工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
协商无果时申请仲裁 :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恢复产假并补发工资;
-
法律咨询 :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权方案。
综上, 法律上保胎假不从产假里扣除 ,但具体处理需结合用人单位政策及女职工实际情况协商确定,且工资计算有明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