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校假期表将延续“总量平衡、分段优化”的布局模式,寒暑假时长稳定,法定节假日与调休安排突出“集中连休”特点,部分地区试点增设春假或秋假。以下为具体分析:
-
寒暑假安排
2025年寒假定于1月20日至2月16日(北方地区)或1月27日至2月23日(南方地区),暑假普遍为7月15日至8月31日。北方地区因冬季供暖需求,寒假通常比南方多1周。特殊气候区域如海南、新疆等可能微调日期,需以当地教育部门公告为准。 -
法定节假日调休
春节(1月29日-2月6日)与国庆节(10月1日-7日)均通过调休形成9天、7天长假,清明节(4月4日-6日)及劳动节(5月1日-3日)按常规周末调休。中秋(9月6日)与端午节(6月1日)仅放假1天,不涉及调休。 -
新型假期试点
北京、浙江等6省市将在2025年试行“春秋假”制度,春假(4月21日-25日)衔接五一假期,秋假(10月27日-31日)衔接国庆假期,形成“5+5”分段休假模式。试点地区学校将通过压缩单日课时补充教学时长,确保总课时达标。 -
调课预警机制
全年涉及调课的周末共8天,集中在春节前2周(1月18日、19日)和国庆前1周(9月27日、28日)。多地教育局要求学校提前3个月公示调课方案,严禁占用假期组织集体补课或变相延长教学时间。
建议家长在2025年3月前登录属地教育局官网获取最终版校历,提前规划家庭出行与课外活动。需注意内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传统节日假期可能额外增加3-5天,此类安排不纳入全国统一校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