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作为自然生态丰富的地区,拥有众多特有或特色野果。综合多来源信息,以下为广西常见的10种野果推荐,兼具代表性及文化意义:
一、代表性本土野果
-
拐枣(万寿果)
-
形状似葡萄干,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色,果肉多浆且无核,可生吃或泡酒。
-
特点:含天然酶助消化,有醒酒安神功效。
-
-
刺梨(维C之王)
-
金黄色外皮带尖刺,果肉酸甜多汁,富含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可生食或制成果汁。
-
传统用途:清热解暑,缓解胃部不适。
-
-
五眼果
- 卵形果实,内核有4-5个类似眼睛的凹陷,肉质酸涩,是广西特色野生浆果。
-
茶苞(山茶花苞)
- 奇特外形如小包子,清甜多汁,可生食或晒干作茶饮。
二、其他特色野果
-
油柑
- 酸涩微甜,富含维生素C,广西人常用来制作酸野或作为枕头填充物。
-
牛甘果(鱼肝果)
- 咬下去先苦后甘,含天然酶助消化,是农村常见野果。
-
山棯子(桃娘)
- 紫黑色浆果,形似酒杯,多籽且甜度高,是70-90后童年回忆。
-
酸藤果
- 红色或紫黑色浆果,未成熟时用于制作竹筒枪子弹,成熟后酸甜可食用。
-
梧桐果
- 大型浆果,果皮有白霜,果肉清甜,含抗氧化物质。
-
布福娜
- 类似番荔枝,果肉甜润,兼具食用、药用价值,被誉为“美容长寿果”。
三、文化与生态价值
这些野果不仅是广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童年记忆。例如,拐枣因霜降后甜度高而得名“万寿果”,刺梨因维生素C含量高成为“维C之王”。部分野果如五眼果、茶苞等因独特外形引发好奇,成为自然观察与科普教育的素材。
注意 :部分野果需确认毒性,如五眼果、牛甘果等,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采摘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