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表现为心跳异常、胸闷或心慌,中医认为其根源与气血不足、心脉失养相关。倪海厦提出的炙甘草汤通过调和阴阳、补益心气,结合精准剂量调整,可在5剂内显著缓解症状。关键亮点包括:气血双补、滋阴通阳、快速见效。
心悸在中医理论中被归为“怔忡”范畴,多因长期劳倦、情绪波动或体质虚弱导致心气耗损。炙甘草汤源自《伤寒杂病论》,以炙甘草为君药,配伍人参、桂枝、生地黄等,既能温通心阳,又可滋养阴血。方中生地黄与麦冬滋阴润燥,阿胶补血养心,人参、桂枝提振阳气,形成阴阳并调、标本兼治的配伍特点。倪海厦在实践中强调根据患者体质调整剂量,例如增加炙甘草用量至12克以增强补益心气之力,同时加入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促进药物吸收,从而缩短疗程。
5剂见效的科学依据在于药物协同作用与病理改善的同步性。心气恢复后,心脏搏动节律趋于稳定;阴血充足则心脉得以濡养,胸闷、心慌等症状自然缓解。临床观察显示,多数患者在服用3剂后心悸频率降低,5剂后整体状态显著改善。需注意的是,此方适用于虚证型心悸,若伴随器质性病变或实证(如痰火扰心),需结合其他疗法。
中医治疗心悸注重辨证施治与个体化方案。炙甘草汤的快速疗效印证了“方证对应”的重要性,但具体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成,避免盲目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