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之所以被称为“八桂”,主要源于其丰富的桂树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解释:
-
桂树资源丰富:广西地区盛产桂树,这些桂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常常成片成林,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桂树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药用的玉桂,其全身都是宝,叶子可榨油,皮肉是贵重药材并可制作香料;另一种是观赏性的桂花,花色淡黄,清香飘逸。这些桂树的广泛分布和独特价值,使得广西与“桂”字紧密相连。
-
历史文化传承:“八桂”之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山海经》中的记载,其中提到“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晋代文学家郭璞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桂”逐渐从指代桂树多演变为代表桂州(今广西桂林)、广西的称谓。唐代韩愈的诗句“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更是将“八桂”与广西紧密联系起来。
-
行政区划变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岭南地区划分为桂林、南海、象郡等三个郡,其中桂林郡因当地桂树茂盛而得名。随着历史的发展,广西的行政区划虽有所变动,但“八桂”作为广西的别称却一直沿用至今。
广西被称为“八桂”既体现了其丰富的桂树资源,又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一称谓不仅是对广西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其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