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八府
广西被称为“八桂”的由来与历史地理紧密相关,具体指代如下:
一、名称起源
-
明代行政区划基础
明代广西全境被划分为“八府”,包括桂林府、柳州府、梧州府、平南府、容县府、博白府、高明府、兴安府。这一划分奠定了“八桂”作为广西代称的地理基础。
-
文化象征意义
“八”在汉语中象征“广大”,与“桂”(指桂树)结合,既体现了广西广袤的地理特征,又暗含“桂树繁茂”的自然意象。
二、历史演变
-
唐代文献记载 :韩愈在《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等诗中已使用“八桂”指代广西,表明此时该称谓已具地域指向性。
-
明清时期的延续 :至明清时期,“八桂”成为广西的固定称谓,与“粤西”(古代对广东西部的称呼)并称,共同构成广西的地理文化标识。
三、现代内涵
-
文化符号 :八桂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承载了广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如“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与“八桂山水”旅游品牌。
-
精神象征 :象征着广西人民坚韧、多元的文化特质,如历史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融合。
“八桂”是广西历史地理与文化传承的结晶,既指明代八府行政区划,也代表广西独特的山水文化与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