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核心方面,结合政策文件与实践案例综合整理如下:
一、农村环境整治
-
"四治"工程
-
治污水 :通过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减少氮、磷等污染物排放。
-
治垃圾 :建立垃圾分类体系,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
-
治厕所 :普及卫生厕所,改善农村如厕条件。
-
治村容村貌 :清理村内塘沟、畜禽粪污,推进绿化和秩序维护。
-
-
"三清一改"行动
- 清理生活垃圾、村内塘沟及畜禽养殖粪污,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
"门前三包"责任制
- 农户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范围覆盖住宅周边及公共区域。
二、乡村治理体系完善
-
自治机制
-
发动群众参与矛盾调解,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
-
推广村民自治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级事务公开和民主决策机制。
-
-
法治保障
-
依据《乡村振兴促进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服务供给。
-
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
-
德治文化
-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加强村民道德教育,培育文明乡风。
三、政策支持与技术保障
-
政策引导
-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法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理。
-
推广"积分制"和"清单制",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推进清廉乡村建设。
-
-
技术规范
-
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及低碳评价技术规范》,规范设施管理。
-
推广低碳运维技术,提升治理设施能效。
-
四、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生态保护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
资源利用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内容,广西乡村治理以环境整治为基础,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支撑,形成政府、社会、村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助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