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物咬伤后,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核心措施。最新指南强调分级处置、灵活接种程序、明确保护期及补种原则,确保高效阻断病毒传播风险。
· 暴露分级与处理措施
- Ⅰ级暴露:完整皮肤接触动物分泌物,仅需清洗无需接种。
- Ⅱ级暴露:无出血抓咬或轻微伤口,需彻底清洗并接种疫苗。
- Ⅲ级暴露:贯穿性伤口、粘膜污染或蝙蝠接触,立即清洗、接种疫苗并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 接种程序选择
- 5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适用所有人群。
- 4针法(2-1-1程序):第0天2针、第7和21天各1针,成人首选但儿童慎用。
· 保护期及补种原则
- 全程接种后半年内暴露无需补种;半年至1年补2针(0、3天);1-3年补3针(0、3、7天);超3年需重新全程接种。
- 高风险职业者建议提前完成暴露前3针(0、7、21/28天)免疫。
· 注意事项
- 疫苗无绝对禁忌症,严重过敏或疾病者需监护下接种。
- 优先接种狂犬疫苗,与其他疫苗冲突时以狂犬病预防为优先。
- 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3天自行缓解。
若宠物接种后10日内健康存活,可结合医生建议调整后续接种;无论暴露级别,及时清洗伤口与规范免疫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