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堡小馄饨是江苏泰兴市宣堡镇的传统名小吃,其来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历史渊源
-
起源时间
宣堡小馄饨的历史可追溯至1947年(民国36年),由当地人赵鸿福(人称“赵锅子”)创立。他出生于一个特殊家庭,父亲因意外身亡后,他以“铁锅盖子”为名,后改为“赵锅子”,以此纪念。
-
发展脉络
-
赵鸿福在传统馄饨工艺基础上,改进了擀皮、加馅及调料配方,使小馄饨皮薄馅嫩、汤鲜味美,逐渐成为宣堡镇标志性美食。
-
经过多代传承,宣堡小馄饨从地方小吃发展为泰兴市代表性美食,2018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二、核心特点
-
制作工艺
-
面皮采用泰兴本地优质面粉,手工擀制至薄如宣纸,可燃性极佳。
-
馅料以鲜肉为主,搭配特制汤底,汤底配方秘制,鲜香浓郁。
-
-
文化内涵
- 包制工艺保留传统,包好的馄饨留有空气,煮制后膨胀饱满,形似小船,兼具观赏性与食用性。
三、传承与影响
-
第三代传人 :田宝林将宣堡小馄饨推广至全国,开设多家分店,并培养了200余名徒弟。
-
现代发展 :目前,宣堡小馄饨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原料种植、制作、销售及文化传承,成为泰兴市文化符号。
宣堡小馄饨凭借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百年传承,成为江苏泰兴市不可错过的美食代表,兼具历史价值与现实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