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知音少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高雅音乐《阳春》《白雪》,能跟着唱和的人很少,后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或事物,知音难得。具体解析如下:
一、成语含义
- 字面与引申义
-
阳春白雪 :原为楚国高级乐曲,后泛指高深、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
-
和者盖寡 :指能理解、追随这种高雅艺术的人非常少。
- 整体寓意
该成语常与“下里巴人”(通俗艺术)相对比,强调高雅艺术因受众有限而更显珍贵,但名声可能大于实际水平。
二、出处与背景
-
原文出处 :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相关成语 :与“下里巴人”(和者甚众)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古代艺术评价体系。
三、现代应用
-
文学艺术领域 :常用于评价小众但内涵丰富的作品,如现代诗歌、实验性小说等。
-
社会现象比喻 :也可引申为在学术、科技等领域,真正能理解或成就其价值的人屈指可数。
四、相关误解说明
部分资料误将“盖”字解释为“覆盖”,实为“稀少、寥寥”的意思。该成语强调的是知音难寻,而非物理上的覆盖范围。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通过音乐意象,传递了高雅艺术与受众关系的哲学思考,至今仍被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