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大暑节是浙江沿海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主要包含以下民俗活动:
一、核心民俗活动:送大暑船
-
活动起源
清同治年间,台州葭沚等地因疫病流行,民众认为五圣(张元伯、刘元达等)为灾厄之源,故建五圣庙并定大暑为祭日,以渔船载祭品送至江口驱疫祈福。
-
活动流程
-
前期准备 :大暑前数日于五圣庙建道场,僧侣做法事,民众献祭品。
-
船体装饰 :木船按比例缩小,载猪羊、米酒、生活用品等祭品,配备自卫武器。
-
集体行进 :50余渔民抬船沿街行进,配以鼓乐、鞭炮,吸引万人参与。
-
海上祈福 :船至江口后点燃,任其沉浮,象征驱邪纳福,若遇东风则视为不祥。
-
二、其他民俗活动
-
祭五圣
大暑节期间,民众前往五圣庙祭拜,祈求驱灾祈福,还愿者献上猪羊、米酒等供品。
-
吃凤梨
台州民间认为大暑时节的凤梨最甜,象征吉祥如意,常与“旺来”谐音,故有食凤梨的习俗。
-
赏荷花(暑月游船)
大暑在农历六月(荷月),民间会组织游船观荷,纳凉消暑,江苏常熟、通州等地尤为著名。
-
斗蟋蟀
部分地区在大暑节举行斗蟋蟀活动,视为消遣娱乐方式。
三、活动特色
-
时间与地点 :通常在农历大暑节当天,集中在清晨或中午,地点多为江边或街道。
-
参与人群 :渔民、普通民众及游客共同参与,规模可达数万人。
-
文化内涵 :融合宗教信仰与民间习俗,既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对丰收与平安的祈愿。
以上活动展现了台州大暑节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