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
2025年的芒种是 6月5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在农耕文化中,芒种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表示有芒之谷类作物可以种植,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2025年的芒种是 6月5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在农耕文化中,芒种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表示有芒之谷类作物可以种植,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选择水果时需兼顾解暑、营养和时令特点。以下是综合推荐的水果及食用建议: 一、时令推荐水果 樱桃 营养 :含铁量最高(每百克5.9毫克),维生素C、蛋白质和抗氧化物质丰富,可生津止渴、美容养颜。 食用注意 :需选颜色鲜艳、表面光滑无皱的水果,清洗时用盐水杀菌。 枇杷 营养 :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果胶,具有润肺、清肺、止泻功效,可生吃或制成枇杷糖水。 食用注意
针对水稻旱青立病的防治,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药剂防治 推荐药剂 甲霜灵 :灌根使用,可配合恶霉灵、霜霉威盐酸盐联合灌根,防治效果显著。 恶霉灵 :单独使用或与甲霜灵、霜霉威混合灌根,需注意避免药害。 霜霉威盐酸盐 :增强抗逆性,与甲霜灵等药剂联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药剂需稀释后灌根,避免过量导致药害。 灌根后覆盖遮阳网,减少光照以降低药害风险。 二、预防措施
水稻旱青立枯病的防治需要从土壤管理、苗期管理到药剂防治等多方面综合措施,具体如下: 一、土壤管理 土壤消毒 选择pH值4.5-5.5的酸性土壤育苗,播种前用70%敌克松2.5克兑600倍液喷雾消毒,或每平方米掺细土7.5千克与农家肥混合后施用。 病害发生时可灌水上床,配合喷施立枯克星混合海藻酸碘或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喷施1毫升。 调整土壤酸碱度 若pH值高于6.5,需用稀硫酸调酸至4.5-5.5
徒长病、公稻子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其俗称及特征如下: 一、主要俗称 徒长病 :因病株细长、茎秆细弱得名; 公稻子 :部分地区因病原菌特性或病症表现得名; 疯稻子/贼稻子 :早期发现时因植株异常生长得名。 二、病原与传播 病原 :由镰孢属镰孢菌(半知菌亚门)和藤仓赤霉菌(子囊菌亚门)引发;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带菌种子传播,病菌潜伏于种子内或附着在种皮表面
水稻葱管苗的形成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需结合具体症状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综合判断: 一、施肥过量型 尿素等氮肥施用过量 一次性施用尿素20-30kg/亩或未溶解的尿素结块在无水层中施用,会导致稻株基部生长点受损,形成葱管状卷叶,严重时引发青枯或死苗。 追肥管理不当 追肥时未考虑土壤肥力状况,过量施用氮肥易引发类似问题,尤其在高温多湿季节更易发生。 二、农药中毒型 激素类农药使用过量
旱青立病不属于稻种原因,而是由多种环境和管理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生理性病害。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病害性质与分类 旱青立病是水稻在孕穗期因生理失衡引发的病害,表现为颖壳畸形、重颖、结实率低等症状,与高温热害有本质区别。其发病与土壤环境、管理措施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而非由稻种遗传特性直接导致。 二、主要病因 土壤养分失调 长期种植需硫量大的作物(如蔬菜)导致土壤硫元素不足,使砷元素相对过量积累
水稻旱青立病的预防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和水分控制等多方面综合措施入手,具体如下: 一、补施硼肥 硼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硼会导致花粉活力下降、颖壳畸形等问题,从而引发旱青立病。建议在拔节孕穗至抽穗期叶面喷施硼肥,优先选择硼酸钠或离子硼,配合防治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 二、科学用水管理 旱改水田块处理 旱改水田块需提早建立水层,避免孕穗期突然灌水导致土壤中砷化物浓度急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