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青立枯病的防治需要从土壤管理、苗期管理到药剂防治等多方面综合措施,具体如下:
一、土壤管理
-
土壤消毒
-
选择pH值4.5-5.5的酸性土壤育苗,播种前用70%敌克松2.5克兑600倍液喷雾消毒,或每平方米掺细土7.5千克与农家肥混合后施用。
-
病害发生时可灌水上床,配合喷施立枯克星混合海藻酸碘或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喷施1毫升。
-
-
调整土壤酸碱度
- 若pH值高于6.5,需用稀硫酸调酸至4.5-5.5,避免土壤过碱抑制根系发育。
二、苗期管理
-
合理密植
- 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3两(150克)以内,避免过密导致弱苗和抗病力下降。
-
通风炼苗
-
1叶1心期揭开棚膜一角通风降温至25℃,2叶1心期加大通风量至23℃,防止徒长。
-
大棚夜间温度低于12℃时覆盖草帘保温。
-
-
水分管理
- 保持苗床湿润,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死亡,发病初期灌水上床时水层高度为苗高的2/3。
三、药剂防治
-
预防用药
-
1叶1心期喷施30%甲霜·噁霉灵或30%恶霉灵每平方米3-4毫升,或0.01%芸苔素内酯10毫升兑水30-50公斤。
-
可配合使用苗佳秧苗预防剂,发病初期喷施42%立枯一次净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40克兑水100-120公斤。
-
-
发病期应急处理
-
一旦发现植株枯萎、茎基部腐烂,需立即灌水上床,配合叶面喷施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5克/平方米或97%恶霉灵1克/平方米。
-
连续用药2次后更换药剂,避免抗药性产生。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重复用药 :两次用药间隔5-7天,防止药剂中毒。
-
控制湿度 :用药后保持苗床干燥,促进新根生长,可通过覆盖遮阳网或通风降温实现。
-
选择抗病品种 :种植抗旱、抗病品种,提高整体抗逆性。
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旱青立枯病,降低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