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食品新规定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标准、标签规范、添加剂管理及违法处罚等方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食品安全标准与监督抽检
-
抽样标准优化
-
其他谷物粉类制成品(如玉米制品)样品量要求提高至“大于2kg”;
-
散装食用植物油、速冻面米等食品备份样品量增加至1kg以上;
-
餐饮环节抽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覆盖农贸市场、超市及电商平台等新兴渠道。
-
-
检验项目调整
-
肉制品新增N-二甲基亚硝胺检测;
-
茶叶增加对乙酰磺胺酸钾检测;
-
调味品(酱油、食醋)不再检测三氯蔗糖,部分水果制品删除糖精钠检测。
-
二、食品标签与标识规范
-
强制标示内容
-
预包装食品需标注致敏物质(如含麸质、坚果等)及消费保存期;
-
保质期以“到期日”形式标示,6个月以上食品可省略生产日期。
-
-
禁用用语
-
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宣传语;
-
需通过扫码获取食品信息,提升透明度。
-
三、添加剂管理
-
新增与删除项目
-
调味品增加焦糖色、蜂蜡等5种添加剂检测;
-
删除山梨酸钾、赤藓糖醇等4种添加剂检测。
-
-
使用限量调整
- 部分添加剂使用限量根据最新研究重新修订,企业需调整配方。
四、违法处罚与责任
-
处罚力度加大
-
未取得许可证生产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罚款5-15万元,超1万元罚款10-20倍;
-
违法生产经营者需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权益受损可要求赔偿。
-
-
追溯机制完善
-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投诉处理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五、其他重要变化
-
散装食用油运输标准 :新国标GB 44917-2024于2025年2月1实施,规范运输容器和卫生要求;
-
小作坊新规 :湖南省等地新规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强化小餐饮食品安全管理。
以上变化体现了2025年食品监管向“预防为主、全程控制”转变,企业需严格合规以适应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