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近年来雨水减少的现象是多种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大尺度环流异常
-
副热带高压偏强
自2021年12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控制孟加拉湾南部水汽源地,阻碍了水汽向我国内陆的输送,导致阜阳等地区水汽供应不足。
-
梅雨季异常
2021年6月副热带高压北移过早,雨带提前北撤至华北黄淮地区,梅雨季缩短且降水偏少,影响了阜阳的夏季降水。
二、地形与局地气候特征
-
地形屏障效应
阜阳地处淮河平原,周围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增强,进一步限制了水汽深入内陆的能力。
-
冬季干燥主导
冬季受冷空气控制,暖湿气流难以南下,导致全年降水以干冷天气为主。
三、人类活动影响
-
生态破坏与地表硬化
城市扩张、古村落消失、大面积地面硬化等导致雨水渗透能力下降,加剧了地表径流,间接减少了有效降水。
四、短期天气现象
- 南支槽活动 :2025年1月下旬,南支槽南下带来短暂降水,但未改变整体干燥趋势。
总结
阜阳雨水减少是气候异常(副热带高压偏强、梅雨季异常)与地形、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需关注气象变化对农业和生态的影响,并加强雨洪灾害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