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分节气,福州有特定的食物和习俗。以下是一些福州春分时节常见的食物和习俗:
- 炊糕和碗糕 :
- 春分节气期间,福州人有炊糕和吃碗糕的习俗。碗糕是将米浆置于小碗或大酒杯中蒸煮而成,蒸熟后的碗糕会绽开“顶花”,并撒些黑芝麻,口感松软好吃。如果米浆发酵不适,炊出的糕就会塌陷不胀、不开花,称为“塌头粿”。
- 鸡茸金丝笋 :
- 鸡茸金丝笋是一道经典的闽菜,将冬笋切成细丝,与鸡脯肉和猪肥膘肉混合,加入鸡蛋清和调料,煨至鸡汤全部被金丝笋吸收,再装入鸡茸糊碗中拌匀,最后撒上火腿米即可。这道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为清末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名厨师所创制。
- 春季时令蔬菜 :
- 春分时节的蔬菜种类丰富,如韭菜、荠菜、豆芽、香椿、莴笋和油麦菜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冬季体内消耗的营养。
- 香椿 :
- 香椿是春季时令名品,香味浓郁,鲜嫩清脆,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香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还有抗衰老的功效。
- 韭菜 :
- 韭菜在春分时节品质最佳,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尤为鲜美,被称为“韭中之佼佼者”。
- 春笋 :
- 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脆嫩鲜美,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消食、化痰、解毒、利尿的作用。春笋不仅美味,还有助于消化和防止便秘。
- 黄豆芽 :
- 春分时正是黄豆芽大量上市的季节,性寒味甘,可以健脾养肝,富含维生素B2,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
- 虾姑 :
- 虾姑在福建是春分时节的重要食材,口感好且营养价值高。虾姑又称“琵琶虾”或“富贵虾”,是福建人春分时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 咸口焖饭 :
- 在闽南,咸口焖饭是一道常见的主食,荤素搭配,春分前后常以春菜和白萝卜等作为食材。
- 春菜 :
-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民间有“春分到,吃萝卜”的说法。春菜与鱼片滚汤,称为“春汤”,有洗涤肝肠、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的寓意。
这些食物和习俗不仅体现了福州地区对春分节气的重视,也反映了当地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传统。在春分时节,品尝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不仅能享受美味,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