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原蘘荷
南通特有的蔬菜茗荷,即下原蘘荷,是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食用价值。以下是关于茗荷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特征
-
学名与别称
蘘荷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包括茗荷、野姜、阳荷等。 下原蘘荷是如皋市特产,属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
外观与口感
食用部分为紫红色花苞,呈仿锤型,单苞重5-6克,熟制后口感脆嫩,姜味芳香略带麻涩,回味微甘。 根茎类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功效。
二、历史与文化
-
悠久历史
蘘荷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933年《如皋县志》,是如皋下原镇的传统特产。 乾隆皇帝曾品尝下原蘘荷菜品,赞不绝口,故得名“下原蘘荷”。
-
文化象征
日本将茗荷称为“神菜”,认为其可忘忧,常用于料理中。 下原蘘荷与日本文化有深厚渊源,近年出口量逐年增加。
三、种植与产业
-
种植环境
喜阴耐湿,多见于河岸、屋檐下等阴蔽处,适合庭院或林果间作。 如皋市现有种植基地500亩,年产量达600-1000公斤。
-
经济价值
-
销售渠道 :初上市时供应宾馆饭店,价格可达20元/公斤;
普通销售价约3-6元/公斤。 - 出口潜力 :因品质优良,加工出口日本市场前景广阔。
-
四、食用方法
-
经典菜品
- 炒毛豆 :南通标志性做法,保留脆嫩口感和姜香。 - 凉拌/腌制 :适合搭配酱料或作调料。 - 创新菜品 :如阳荷炒青椒、海蜇拌阳荷等。
-
营养价值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质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功效,被誉为“亚洲人参”。
五、地理标志与认证
下原蘘荷2018年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采用传统秸秆覆盖栽培和有机肥管理,无农药残留,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目前,下原镇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体系,带动了700多户农户增收。
总结 :下原蘘荷是南通市如皋市特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兼具历史传承与现代价值。其独特的口感、营养价值及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江苏地方美食与绿色农业的代表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