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南充春季包含丰富的民俗活动,既有传统农耕文化的体现,也融合了现代城市活力,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特色民俗活动
-
南充蛴蟆节(正月十四)
以驱瘟祈福为核心,包含“摇嫩竹”“制蛴蟆灯”“送灯巡游”“水葬明灯”四大仪式。
-
摇嫩竹 :孩童摇竹祈求健康成长,竹枝被挂于门楣辟邪;
-
制蛴蟆灯 :用竹篾扎制蛙形灯笼,象征以毒攻毒驱灾厄,灯身常绘斑纹或稻田胶泥;
-
送灯巡游 :火龙烛影与蛙形灯组成光带,沿田埂行进,焚烧柏枝祈福;
-
水葬明灯 :将灯推入溪河,寓意送瘟寄福。
-
-
立春习俗
-
咬春 :北方吃春饼、春卷,南方以萝卜为主,象征生机与丰收;
-
祭祀土地神 :部分地区举行土地神祈福活动,表达对农业的敬畏;
-
打春牛 :用鞭子抽打泥制春牛,寓意驱除懒惰迎接丰收。
-
二、传统养生活动
-
迎春典礼(历史活动)
皇帝亲率文武到东郊迎接春神句芒,祈求风调雨顺,民间也有制作泥像、游行等习俗。
-
立春养生指南
-
饮食调理 :多食用清淡食物如萝卜、春笋,搭配五谷杂粮;
-
户外活动 :踏青、放风筝等,促进气血流通。
-
三、现代融合活动
-
新春巡游(2025年1月29日)
-
时间与路线 :正月初一上午,顺庆区、高坪区等多区域联合巡游,包含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
-
特色内容 :高坪区融入丝绸、竹编等工艺展示,顺庆区以秧歌、龙狮舞为主。
-
四、文化意义与传承
这些活动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延续,也体现了南充人民对自然和谐、健康生活的追求。例如,通过“咬春”习俗传递对新一年五谷丰登的祈愿,通过“制蛴蟆灯”展现民间信仰的独特表达。